院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院系动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重大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3-06 点击数:


    3月1日,由清华大学牵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联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混合精度高能效存算一体芯片架构及关键技术”启动会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原常务副主任张兆田、信息科学部四处副处长唐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李树深院士、启元实验室廖湘科院士、武汉大学刘胜院士、清华大学科研院李水清副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赵元富研究员、东南大学孙伟峰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晓华教授、浙江大学潘纲教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丁海煜副院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研院朱俊华研究员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领导、项目专家组专家、项目单位领导、项目团队成员等30余人参加启动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李树深院士主持会议。


    李水清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对与会领导及专家们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清华大学一直鼓励科研人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希望项目团队能够充分发挥各家所长,持续围绕存算分离架构这一世界难题产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学校也以有组织科研机制为项目有序开展和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和成果落地转化。


    刘克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高度重视集成电路领域的资助工作,重大项目肩负深入完整解决关键科技问题的重任,各承担单位要秉持初心、勇于创新,扎实推动科技创新;要围绕总体目标密切协同、相互补充,积极推动项目高效实施;要充分交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研究路线,产出更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吴华强教授从项目背景、研究方案、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详细阐述了本项目将如何通过“器件-电路-架构-芯片-软件”全技术栈的协同优化创新,研究新型混合精度高算力存算一体芯片架构及关键技术,突破传统“存算分离”计算架构导致的算力瓶颈。




    吴华强教授进行项目总汇报


    四位课题负责人及团队代表北京大学李萌研究员、复旦大学陈迟晓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浩博副研究员、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姚鹏助理研究员分别围绕存算一体计算架构、混合精度的电路设计、针对存算一体的EDA工具、芯片与应用验证系统的研制等课题详细汇报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李萌研究员汇报


    陈迟晓副研究员汇报


    许浩博副研究员汇报

    姚鹏助理研究员汇报


    项目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团队的汇报,就项目未来的研究工作开展了积极讨论,对项目立项意义、跨校际的联合攻关团队、研究路线和目标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作为牵引,开展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建议要以忆阻器、通用智能处理器芯片和大模型技术为核心,注重场景需求和快速迭代,关注前沿技术趋势,加快推动存算一体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发展。

    合影留念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忆阻器存算一体技术研究,涵盖器件优化、算法优化、工艺集成、模型表征、电路设计、体系架构等多个层次,实现多项国际首创技术。团队先后制备出高性能忆阻器阵列,实现全硬件构成的存算一体系统,研制出全球首颗全系统集成、支持高效片上学习的存算一体芯片,为我国发展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存算一体计算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工作先后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电子》(Nature Electronics)、《自然·机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国际固态半导体电路大会(ISSCC)等权威期刊和顶级会议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