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集成电路学院2023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在蒙民伟楼多功能厅举行。院长吴华强、院党委书记蔡坚、各研究所的教师代表、校友代表白昀和2023级全体新生出席,院党委副书记杨轶主持典礼。

院长吴华强致辞
院长吴华强在开学典礼上致辞,从学院的历史沿革出发,介绍了建院以来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他指出,作为新一代的集成电路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于深入产业一线发现并解决问题。他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勇担重任,做胸怀国家的建设者;二是要求实创新,做技术高峰的攀登者;三是要接续奋斗,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开拓者。最后,他强调要传承好、发扬好老一辈微电子人身上的科学家精神,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在实学实干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胡杨、白昀分别代表全体教师和校友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教师代表胡杨发言
教师代表胡杨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要用实际行动回答好“如何有效度过研究生阶段”这一重要问题,时刻保持对目标的清醒认知,着力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对待人生这场“马拉松”,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始终坚持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行;三是要重视培养学术表达能力,要能准确地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成果表达出来,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切磋成长。

校友代表白昀发言
微电子专业1996级校友白昀讲述了他回国创业多年的故事。他表示,作为一名研究生首先要坚定自己研究的方向,主动作为,把握当前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机;其次要夯实基础,行业内的许多前沿创新仍然源于经典的理论,向下“扎根”才能有所突破。最后他指出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时俱进,保证自己始终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
翟冬梅、黄思语和杨帆代表全体研究生新生发言。

工程博士新生代表翟冬梅发言
工程博士新生代表翟冬梅分享了在工作二十年后重新回到校园学习的激动心情。她表示在清华学生、清华集成电路人和被“卡脖子”的中国人这三重身份下,在做好科研攻关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更要力争在专业的领域寻求创新突破,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博士生新生代表黄思语发言
博士生新生代表黄思语结合自己逐渐坚定做好中国“芯”信念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要深耕科研、厚积薄发的决心,并期待与同学们一起,发扬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的同时,主动承担起时代、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

硕士生新生代表杨帆发言
硕士生新生代表杨帆将青年一代比作“追光者”。他表示,要瞄准光的方向,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要超越光的能量,脚踏实地、积蓄能量,勇于跳出“舒适区”迈入创新的“无人区”;要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照亮属于我们的时代。

合唱清华大学校歌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3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校歌合唱中圆满结束。
负笈芯路,行健自强。相信集成电路学院的新生们定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做好中国“芯”的信念决心,砥砺攻关“卡脖子”难题,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